傳統上大家在尋求海外深造的機會時,第一個選擇的國家往往便是美國。然而,前一陣子QS世界大學排名推出了別出心裁的"學生城市排名",分別針對生活品質、留學花費及城市物價、就業情形等項目進行評分。公布結果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美國竟然只有哈佛及MIT所在地波士頓排進前十名,其餘九名幾乎為歐洲城市及澳洲所囊括。
前十名分別如下:
前十名分別如下:
1. 巴黎
2. 倫敦
3. 波士頓
4. 墨爾本
5. 維也納
6. 雪梨
7. 蘇黎世
8. 柏林
9. 都柏林
10. 蒙特婁
第二名的倫敦以及第三名的波士頓在擁有多間世界頂尖大學、高度國際化之下,進榜前三名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但巴黎可能就是個會讓大家跌破眼鏡的黑馬。印象中,巴黎是個以觀光、藝術聞名的城市,而對於台灣人來說巴黎大概除了藝術學科以外,不常成為留學的選擇。的確,巴黎沒有一間擠進世界排名前30的大學。然而巴黎仍有許多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的學校,以及在特定領域表現傑出的學院,如索邦大學、皮耶居禮學院、巴黎高等政治學院、巴黎高等商學院等。尤其歐陸國家高等教育的學費相較於英美名校便宜非常多,一年的學費相當於台灣私立大學一年所需繳的費用,讓很多學生不須貸款也能負擔的起;而巴黎作為兼具古典與現代的文化中心,匯集了各種電影、文學、表演藝術等文化活動,也讓巴黎在全球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
位於澳洲的墨爾本及雪梨則分別列於第四名及第六名。儘管在澳洲讀書所費不貲,每年學費約為2萬多美金;然而一個學生在澳洲所能得到的,不只是優良的教育品質,澳洲本身具有的宜人氣候,以及墨爾本被選為全球最適合居住城市、雪梨作為商業金融中心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就業環境,也讓墨爾本及雪梨獲得高分。
另外,best student cities前十名中德語系城市便一舉佔據了三名。第七名的蘇黎世是全球最富有城市之一,儘管生活費用相對較高,但同時卻也帶來較高的生活品質;而其湖光山色的美景也為在蘇黎世生活加分許多;第五名的維也納為中世紀以來歐洲藝文活動重心城市,多位知名音樂家、藝術家均出自維也納;而排名第八的柏林則能被稱為全球最酷的城市之一,充滿現代創新的氣息並兼具多元文化的包容,為當今歐陸設計、時尚及音樂創作的中心之ㄧ。不只是這三個城市本身的特色所能為學生帶來文化上和生活上的薰陶,這些城市之所以能打敗眾多頂尖名校所在之地,在於遠較英美及澳洲便宜的學費;在維也納、蘇黎世及柏林的學費大約只需1000美元,不但比巴黎每年2,300美金低,更遠低於英美名校留學動輒花費每年超過3萬美金的學費。而這樣的學費也能獲得相當優質的教育,如柏林有著名的洪堡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柏林科技大學等;蘇黎世則有世界排名前20的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蘇黎世大學等;維也納則有奧地利最頂尖的維也納大學及維也納科技大學。
同樣是我們眼中的西方世界,為何在高等教育學費上,歐陸國家會和英美國家差異如此龐大?針對這樣的現象,Timothy給了一個非常好的比喻: 在英國和美國,高等教育學位已被包裝為高價位的精品。追求一個名校學位已變成許多美國年輕學子的夢想,以及家長對小孩的期許。在這樣的社會價值觀下,創造了對高等教育學位的強大需求,讓學士學位、碩士、博士學位變成了充滿魅力卻又價格極其昂貴的名牌精品。念個常春藤名校MBA,就像是有錢人買個名牌包展現自己的財富與品味一樣;窮人如果也要追求這樣迷人的精品,只能選擇負擔沉重的學貸。相較之下德語系國家的專業技職教育發展可以說是獨步全球,從基礎開始便教導小孩如何發掘自己的興趣與志向,而到了中學以後便分成一般中學與職業學校,讓同學自己選擇。曾經和我的德語老師聊到德國的教育體制,在德國選擇讀一般大學的人比例相對低很多,讓我感到非常驚訝。或許在德國這樣的社會價值觀中,學歷的價值不像在台灣或是美國如此重要;而會在德國選擇就讀一般大學、甚至碩博士的人可能對於學術研究的發展較感興趣,在這樣的狀況下就不會讓名校學位演變成一種人人搶著要的精品,可能只是社會某個小眾的偏好罷了。儘管如此,這些歐陸國家在各項領域的發展仍然表現優異: 如德國向來以政治、哲學、科學工程領域為名;而瑞士的工程、商學、管理等領域表現也相當優異;法國除了我們所熟之的文學、藝術領域外,其數學、商學院也是世界聞名。
那亞洲呢?所有亞洲城市中排名最前面的是新加坡位居第12,而如果我們去看新加坡的各項評分就可以發現,其實除了在生活品質以及就業方面獲得高分外,新加坡在學生的國際化較低以及費用昂貴則為其最大缺點;其次則是東京與香港同列第19。而台北做為台灣許多優秀大學的所在地則位居第34名,落後北京的28名旦超越上海的39名。如果和北京比較,可以看到我們在生活品質的項目和北京市不分軒輊的;在費用負擔部分及學生的國際化方面也表現得比北京來的更為吸引人。台北唯一遠不如北京的項目,在於學生的就業機會。近幾年中國崛起成為了新興市場的領頭羊後,不論是往中國企業往海外發展,或是外資企業進入中國,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反觀台灣近10年來經濟發展陷入停滯,而我們過去曾引以為傲的高科技代工在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工、南韓的企業規模戰術之下,漸漸失去競爭力。再加上台灣無法給出誘人的薪資,導致台北可以在一個項目的評分倒輸掉其他項目的領先差距。從這樣的評比給予我們台灣的年輕人一個警訊,或許我們的大學教育品質及環境都不錯,但當畢業後我們將面臨嚴峻的就業環境......或許我們更應該國際化,把未來工作及人生志業的發展不局限於台灣,會給予自己更大的發揮空間。
文章寫到這邊突然變得好凝重,那我們還是正向思考的去看待這個城市排名吧!!去歐陸留學或許不一定能夠拿到一個和常春藤名校同樣知名度的學校學位,但便宜又大碗的學費就可以讓自己在悠久的歷史、多元文化及極具現代創新的精神的環境下接受薰陶,同時享受高品質的城市生活。不但可以擴展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的人文素養,也可以獲得不遜於美國昂貴的大學教育。這樣看起來是否很吸引人呢?對於不論自己將來要出國進修,或是想要把小孩送出國深造的父母,德國、法國、瑞士及澳洲或許都是除了美國以外的地區中相當值得考慮的選擇喔!
4 意見:
這是一份令人意外的,也是令人眼界大開的排名! 如同Daniel 所分析的,一般人印象中應該出現的常客-美國,在這份名單中,前十名中美國僅有波士頓位居第三。這是值得深思的現象。
學習不僅僅只是侷限在學校之中,當你去到該國度,所生活在那的城市的整體文化氛圍,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感受,與當地城市居民之間的日常互動,與同樣以訪客身分造訪城市的旅人邂逅,再再都應該列入我們評選的標準之中!
這不僅僅只是一份,提供給學生參考的優質留學城市名單,這更是可以給我們這群離開學生身份已久的職人,多一些體悟城市美學的思考空間,與以不同的斜率觀察這世界的角度!!!
Jason
從這份"Best Student City 最佳留學生城市"的排名,我重新看到"留學/出國深造"對學習者的意義,學習課堂上傳遞的知識,實在太狹隘了,那只是求學生活的一部份,太多的生活體驗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課堂外的天空更寬更大,無邊無際,任君翱翔。看到Daniel說,最佳留學生城市排名第一的巴黎,學費幾乎只有美國的十分之ㄧ都不到,真令人垂涎,自由自在優游在多元文化和人文薈萃的巴黎,是多麼令人羨慕的學生生活,還可以安排隱藏版的課外探險,像歐陸各國生活體驗,哇! 真的太值得了。
我成長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年代,美國代表那個年代的單一價值,30年後,美國仍是老大, 但是留學/交換的目的地,變得更多元, 世界變的好大,最近在一本書上看到,芬蘭年輕人讀大學前先思考想讀的科系,再考慮想去的城市, 沒有所謂名校情結, 因為城市是開展生命經驗的所在,如果學習本身就是目的,不再是通往榮華富貴天國的階梯,這個排名的參考價值實在太高了
我上個月才從巴黎回來,這個名列第一的城市是一本大書,我真的學了不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