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慶幸的給了自己一個機會出來休息半年,不知不覺交換的生活也過了一半,想要總結些什麼卻又寫不出個所以然,趁春假去比利時當志工前整理一下上半場的交換生活,回來迎接下半場。
有些人之前問過我交換有什麼目標,內心想了很多卻也說不全,想練英文、德文,想放鬆,想旅行,想認識新朋友,想上上課,最後乾脆就說要出來玩,出門前除了確定英國的沙發、旅館,英國飛德國的班機外,到了以後要做什麼幾乎都沒打算,大年初四慌慌張張地跟家人說了再見,為期10天與朋友開心的英國行後,未知的恐懼還是不顧一切的浮現。出國前天真的想著,反正我之前來玩過快一個月,至少不會那麼陌生,完全就是天真阿,相較於上次六人大團,這次只有我一個人,上次旅程中都跟同學聊天,鮮少與外國人交流,這次截然不同,我必須自己處理交通、生活跟旅程。尤其在離開英國時交通大亂、班機取消的狀態下讓我更加不安,說實在算不上跌跌撞撞,至少我到了德國。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到的時候正好是歐洲最最最冷的時候,每天零下的溫度實在讓人不想出門,加上課又還沒開始,只能偶爾跟新認識的台灣朋友交交流,去一下趴踢,買買食材回來煮,看看影集,過了兩周廢物般的生活,赫然才意識到自己一天都不應該浪費,於是我著手安排三月的旅行。
三月最大的刺激就是旅行,懶惰的我只花大量時間在找沙發衝浪上找沙發,行程也沒排,看看火車時刻表就出發,自以為可以當個厲害的旅人,結果在Brussel車站下車發現全都是法文時才知道該惶恐一下。
獨自旅行很多時候都是孤獨和恐懼的,真實遠比你想像中的平淡孤單,尤其在節省預算的旅行中,連渡假的一點邊都沾不上,就好像你沒事在路上亂走個5個小時,偶爾看到有名的景點,逛逛博物館美術館,不小心走進貧民窟,或是走進一家充斥著你聽不懂語言的店,就算剛開始覺得新鮮有趣,但大概一兩天就開心不起來,就算在你面前的是世界遺產,卻也待不上2個鐘頭,因為根本無從了解也無從討論,就算努力找到一些資訊,又會馬上發現,看文化和體驗文化的距離依然相差太遠太遠。
唯一不同的事,沙發客的體驗讓我的旅行變得很獨特,一開始找沙發的理由其實很蠢,是為了逼自己整個晚上都跟沙發主講英文,也可以順便有免費的地方睡,體驗文化什麼都還是其次,但沒想到我藉此涉入在地文化,去一些旅遊書上沒有的Bar,聽到特殊的音樂風格,從當地人才知道的地方遠眺白朗峰,甚至從沙發主那認識其他台灣人,喝當地最好的紅酒,加入法國人的生日派對,還跟他們一起打保齡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