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我們的小型聚會 @ 蛙咖啡

泰國CDS之旅 X 沿著菊島去旅行 X 鏡頭下的德國日記

2011年9月 我們的小型聚會-生活賣場

Dixit 妙語說書人 vs. 竹山小鎮之旅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2012年3月份我們的小型聚會




3個月的小型聚會中,我們要來討論一下去年在台灣最受囑目的兩個男人:一個是賈伯斯,另一位是李大仁。前者結合科技與設計,產品震驚全球,後者投射出的草食男形象,征服無數電視觀眾。我們拭目以待Sophie 賈伯斯傳導讀以及Jason帶我們重溫 我可能不會愛你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愛 Love !


你有愛過人嗎? 愛很簡單,愛也很難,愛很單純,愛也很複雜,愛可以很認真,愛也可以很荒唐,愛讓人心痛,愛更讓人心動…..

‘愛 Love’一片開始便令人驚艷,從開鏡的12分鐘一鏡到底,其運鏡流暢、優雅讓人印象深刻,並藉此帶出八位主角,也帶出整體故事的架構。湊齊豪華的四生四旦,導演對於電影本身格局的要求自然也不低,片中看得出嘗試著挖掘「愛」本身的背後的涵義,以現實生活中的三組人物們的錯綜複雜三角關係互動,結構出生活中各式各樣’’愛的形式’’。


彭于晏、陳意涵、郭采潔的"三角戀組合",以寫實的方式詮釋了當代年輕人在愛情中所遇到的彷徨、不安與誘惑。就像電影裡的hebe的歌詞: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她愛他...... 愛情是一道解不開的謎題,當我們以為找到了終點時、原來我們回到了起點,原來我們要將自己歸零才能重新出發。看得出導演在這對"三角戀組合"費了很大功夫,年輕觀眾會有種在彭于晏、陳意涵、郭采潔的角色中找到現實生活中自己的感覺。 「歷經過風風雨雨才恍然大悟的愛」。其實這個組合相當不錯,有些台詞還蠻令人玩味,如’就因為我沒有這麼偉大,我就不配愛人,我就不值得被愛嗎?’ 如此熱血,實在是太貼近年輕人了!


海岸、陽光、帥哥美女,是張張可以直接當成桌布的偶像劇照,但在面臨成長的壓力與事件時,則需要回歸現實世界去面對與調適。這世界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有時我們明明很愛對方,但也不免誤傷了對方,如果想要兩個人繼續走下去除了要有一起攜手解決問題的勇氣、更要有接受對方過錯的寬容胸襟。只要我們能試著讓自己學習多一些包容、也能對對方多一些寬恕,那麼就可以彌補與一百分之間的差距了。



趙又廷和趙薇的"兩岸之戀",兩人化學效應所帶動的不僅僅是彼此之間的愛情,其實擦出了更多的兩岸文化火花。趙又廷在片中所飾演"不會愛只會征服"的花花大少馬克,在偶然邂逅下,認識了單親母親小葉(趙薇)和她的兒子豆豆。在豆豆的親情和趙薇的純樸感化下,最終學會了如何去愛。 喜歡這一對組合,更多原因是被豆豆和馬克(趙又廷)間的父子之情所牽動。"不曾擁有,何來想念?可是我擁有過,怎麼可能不想念?" 簡簡單單的幾句台詞打動了馬克的心、也打動了我們的心。


而鈕承澤、舒淇與阮經天這段算是最社會化也最衝突的三角愛情,富商包養的方柔伊(舒淇)遇上了懵懂純情少年小寬(阮經天),從此兩人展開"愛與夢想的故事"。後來洗車的小寬覺得自己配不上柔伊,富商陸平(鈕承澤)發現後從想要以結婚抓緊這段逝去的愛,掙扎而後轉折,最後學會放手祝福,劇情張力不錯。

富商陸平結尾的告白頗值得玩味:愛一個人就是希望他快樂。父母親多想要把我們抓得緊緊的不讓我們離開家,但他們還是含淚送著我們出門打拼了;有的時候明明是愛得要死,卻說著怎麼可能在一起,我配不上她的嘴硬。愛情這東西從來都不是佔有,就因為是兩個人的事情,所以才有這種放手對兩個人都好的事情,所以也才有這麼多想愛卻不能再一起的悲歡離合啊。 每次都被別人念說不要再演了的鈕承澤導演,這次他挑了個很適合自己也討喜的角色,終於洗刷過往的爭議。


除了上面幾個主要的主角的感情之外,其他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小寬和宜珈的兄妹之情、宜珈父母間的吵吵鬧鬧、陸平跟小霓單親家庭的相處之道、最後阿凱跟宜珈一家人達成的共識... ...在在都可以感受到導演編劇想要拉大電影格局的野心,但也確實是說不完愛這件事,但也許就是因為參入太多的元素,所以儘管感覺屢有賞心悅目的驚喜,但無法每段都深入肺腑,是對這部片子的一點點微詞。要求也許有些高,但這對於已經有著豪華演員陣容的大成本製作電影來說,應可以再完美一些。

讓我們來瞧瞧''愛LOVE'' 的預告吧!!!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後金融海嘯時代的都會型男





金融時報在1月底時由Rhymer Rigby發表了一篇有關在都會的男性上班族在職場生涯中一個新的現象演變。作者觀察到對於許多3、40歲的男性主管而言,無窮無盡的埋首於工作領域不再是他們職場生活型態唯一的選項。而這些所謂的“都會型男”(metrosexual)*1開始談論一種組合型職涯規劃,也就是他們希望綜合自身各種技能和專長,扮演著不只一種職場角色的職場生活。工作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然並非是唯一重要的選項。他們想要多花些時間在家人身上,同樣的,他們也希望他們的工作更具創造性或是反映出他們的興趣。

一位在西班牙進口商負責採購酒品業務的主管可說是這種職涯新趨勢典型的代表。在他畢業之後找尋工作的過程中,就是尋找那些可以賺很多錢的工作,或是那些他覺得有趣的工作。目前他的工作一個月必須到國外出差4、5天,為了能夠彌補每個月出差那幾天無法陪伴家人的時間,以及每個星期可以有3、4天帶他兒子去保母家,他做了一些安排,也就是在家上班。如此一來,時間安排就相當具有彈性,而且可以花多一些時間與小孩相處,而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仔細觀察幼稚園或是學校的家長接送區,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穿著的昂貴且具設計風格的潮男牛仔褲(distressed jeans)*2、解構式外套(deconstructed jacket)*3與復古T恤(retro T-shirts)的父親忙著接送小孩。這樣的穿著並不代表他們不嚴肅的看待他們的工作,而是顯示其所服務的公司允許其員工不一定需要穿著的非常正式。而這樣的穿著打扮也反映出這群都會型男在工作中所賺取的金錢已經可以在穿著上顯示出自我的品味。

當然科技產品的推陳出新,從黑莓機到iPad乃至於智慧型手機,也使得男性上班族可以隨時達到廣告用語所言“不在辦公室,也能辦公事”的境界,工作地點不再受限於公司的辦公桌。慢慢的整個社會也能廣泛的接受男性著重他們的外表、服飾、家庭、飲食與藝術等,原先較屬於女性重視的領域。

而這種在職場上慢慢形成都會型男取代以往工作狂男的趨勢並非一蹴而成的。事實上,當目前這些逐漸位津要職,掌管公司重要運作的男性從其20多歲開始就已經展現出其跳脫出傳統男性之特色。隨著都會型男開始成為多數公司的核心管理階層後,我們相信整個職場男性工作文化也將隨之耳目一新。

位在倫敦一位研究未來趨勢與創新的專家在文中便表示,這樣的都會型男工作風格將會逐漸被大眾所接受的一種工作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中所謂的”軟技巧”(soft skills)將逐漸成為主流的溝通方式,而那些仍死守傳統思維與墨守成規的職場恐龍將逐漸被邊緣化。

另外一位在紐約專門教導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執行長的高階主管教練(Executive Coach)也同意,如何建立工作環境中各種不同的關係已經成為在現代職場中成功的重要因素。有趣的是,如何與那些在工作上有往來同事深耕彼此間的關係,原是屬於一種非常女性的相處模式。他認為在目前的工作職場中,重要的是高階主管如何發揮其影響力,如何贏取人心與注意力。如果主管的才華洋溢只僅止於功能性的角色,將無法獲取這些都會型男的真正認同。在他們的心目中,最佳的領導者永遠是那些擁有較佳的人際關係技巧與溝通技巧等等,身上流著都會型男元素血液的人。

就未來職場工作型態的趨勢而言,鼓勵建立關係與彼此間合作的開放性辦公室將會成為未來這群都會型男所一心嚮往或是致力營造的工作環境。就某種程度而言,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一群40多歲,穿著顯示自我品味的都會型男與客戶的會議中討論誰可以做出一手好菜或是誰家的小孩在學校的話劇表演中所扮演的角色,將不再僅是電影的情節,而是真的出現我們週遭工作環境之中。


1. 依照維基百科對Metrosexual的解釋如下:按照英國記者馬克•辛普森(Mark Simpson,以下稱作辛普森)所說是指:那些擁有強烈的美感觸覺並且會花大量的時間及金錢在他的外表及生活方式上任意性傾向的都市男性。21世紀初,這個詞也被廣泛的應用在報紙雜誌等媒體上,泛指注重外表的都市男性。辛普森在完成了他一本關於現代男性特徵的書《Male Impersonators: Men Performing Masculinity》後在獨立報的文章中發明並界定了metrosexual這一術語的意義。這個詞出自辛普森在1994年11月15日發表於獨立報的一篇文章,標題為《Here come the mirror men》,該文章主要講述新都會男性的特徵。都會型男的英文原名Metrosexual是個混成詞,由Metropolitan(大都市)和heterosexual(異性戀)所組合而成。都市美型男強大的消費能力和意願促使許多商家開始關注這個有發展潛質的市場。他們也代表了男性在服飾、美容、保養、健身等方面的消費習慣。許多服裝、護膚品、以至美容院都開發了針對男性使用的商品及服務,就是看準了男性市場的發展前景。許多明星也都被認爲是都市美型男的典範或代表,例如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澳洲游泳運動員伊恩•詹姆斯•索普以及美國男演員布萊德•彼特。
2. 潮男牛仔褲(distressed jeans),服飾廠商在牛仔褲正式上市前,採取全程手工車縫、破壞、補強、水洗等多道工續,如在圖案上的刺繡採用單針車線完成,另外在破壞處也採用極罕見的跨裁片破壞,破壞內部也用本季的布章補強,全件採用人工潑漆處理,而且每件潑漆紋路的手作感也是獨一無二,水洗部分也委託專業水洗廠,每件純手工手磨水洗完成自然的色落,加上褲頭、大腿、背面的油漬處理,更添一分古著味,也顯示出每件牛仔褲獨一無二的特性。
3. 70年代末期,Giorgio Armani設計出革命性的Deconstructed Jacket(解構式外套),為嚴肅隆重的西裝外套變得柔軟悠閒,也為這傳統服飾帶來革命性的轉變。他將傳統西裝的內裡及肩膊等複雜設計完全刪除,設計出一款富歐陸悠閒色彩、柔軟又帶點性感的Deconstructed Jacket。這突破性設計震撼時裝界,將Giorgio Armani的事業推向首個高峰。其後他將此外套設計帶到女裝上,經常推出多款具中性味道的西裝套裝,成為品牌的招牌式設計。自此每一季他都會將這招牌作注入潮流元素重新演繹,以富時代感的手法,去延續這傳奇性的設計。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怎麼會有我們的小型聚會PLUS?




Danielle法文系畢業,
因為工作的緣故
往返巴黎無數回,
最近才又從這個美麗的城市回來,
我們來聽聽看她在巴黎又有甚麼新發現,
此行Danielle 還去了倫敦,
這個城市同樣令她驚呼.
所以她也要談一下倫敦印象

Danielle 還要和我們分享如何利用 Canon S95 相機讓生活變的更有趣
這次活動定名為"我們的小型聚會PLUS"
意味這是每個月例行聚會外加開的行程
同時也為2月17日 "旅行一定要知道的事" 熱身
沒辦法
有趣的人和好玩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
我們只好時常聚會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2012年2月份的小型聚會@ The Quiet Corner


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農曆新春剛剛過去,相信大家仍沉浸在新年歡樂的氣氛之中。而令人期待的2月份小型聚會也即將來臨。 這次我們要談的主題是''旅行一定要知道的事''。
農曆新年期間Daniel重回了廈門這適合生活的城市,從遊走巷弄之間,重新發掘令人心儀的角落。 Henry從大學時代就熱衷穿梭於重山峻嶺之間,尋找人生的意義。 這次他將為我們分享他多年攀登台灣百岳的經驗,以及從中的體悟。 最後,這次我們特別邀請到Juilin,熱愛旅行的她,將為我們分享少有旅人造訪的神祕伊斯蘭世界,令人十分期待。

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

宅男電臺 My Spiritual Medicine (微電影)


前幾天在Timothy的推薦下看了這部小品,我看了好幾遍,深深覺得值得跟大家分享。 這是一個最近在網路上竄紅的微電影。該故事描述著兩個各自獨立的小故事,而其中靠著一段電波而維繫。 深野和Moro,兩個年輕帥氣確因煩擾的工作而茫然的上海白領族,為了找尋自己抽離的空間,每每深夜,他們會帶上耳機,播放他們喜歡的50,60年代歐美老歌,主持著一個令人著迷的深夜電臺。 而一隻孤單的銅把手,隔開了弄堂裏多年獨居的一位高齡宅女。她從不出門,做每件事前都要洗手,終日尋找著聽著宅男電臺.....



電影中出現的一首首50,60年代的老歌,穿流其中的日語、國語,上海話對白,翻毛腔,吃蘭州拉麵時所透出的細微失望情愫,老先生站在門前籌措著伸手想要轉開那冰冷的銅把手,再再撥動著我們的神經,輕顫,攪動著心弦,低鳴。影片的最後,深野若然所失地穿上新郎禮服,而Moro桑回到日本,輾轉至紐約街頭彈著鋼琴。他們分開了,他們還會想起那清晨的一吻,那赤裸深情的依偎嗎? 最後的幾幕定能令你發掘出一些軌跡…



「宅男電台」用許多美好的畫面講述兩段壓抑的感情,讓觀眾細細品味壓抑的美感。而其後這兩段壓抑的感情雖然都跨出去一步,但是造化弄人的劇情,令人玩味。筆者覺得導演以此反映出社會的價值輿論壓力,同志的情愫,就如同被社會輕忽的非主流價值,主流價值的強力壓迫,而使人往往必須犧牲真正內心的渴望。故事的結局體悟,愛要即時,有理想志願就去做,去追求。




《宅男電臺》源自於程亮導演在朋友的私人咖啡館裏居住三個月所看到的生活。這家Sdodo咖啡館深藏在鬧市弄堂中,佔據老洋房的兩層,程亮住了一個月後,才知道三樓住了位老太太。這位高齡宅女獨居二十年堅持不出門,程亮第一次跟她說話,是老太太請他幫忙倒垃圾。老人家養了一隻善良的貓,蜷縮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守著自己曾經波瀾壯闊的人生,而這些都一一被放進了《宅男電臺》之中。

說了這麼多,大家快開始欣賞吧!!!



導演簡介:程亮1979年11月13日出生於中國上海。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   畢業作品《霞飛路》獲獨立電影製作群體的廣泛關注,2002年春徐靜蕾自導自演的電影《我和爸爸》執行導演,2004年8月 電影 《網》導演,2007年 電影《超級50》 編劇 前期導演,2008年 Adidas三葉草-郎朗 奧運網路視頻“指間舞蹈導演,2009年 CCTV6高清數字電影 《幸福在2010》 導演,2011年 《宅男電臺》。

宅男電臺 My Spiritual Medicine
導演: 程亮 編劇: 程亮 主演: 諸岡高裕/陳吰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後記
當我們在青春的夢境中虛度這一年年,一天天的光陰的時候,有誰會知道在生活中的苦與累,又有誰會明白,一生所求的到底是什麼?也許我們也在迷茫,也在徘徊不前,也在命運的面前籌措著曾經遺失的魅力。在人生的漫長與等待中, 我們都把自己的願望寫在自己內心的記事本裡。也許真正受傷失落的人才是真正讀懂自己的人。當我們在籌措時,才會發現那殘缺的暗淡。人生如花亦如夢,有些時更像一場遊戲。在遊戲的裡面,總有一個人在遊,一個人在戲,當我們無可奈何的時候終於明白了這是一場夢,就算是身邊飄散著美麗的花瓣,也無法召回那錯失的靈魂。

''Carpe,carpe diem,seize the day,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ordinary''
                                                                       
from  ''Dead Poets Society 春風化雨''